生态环境部: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逐步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

生态环境部: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逐步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

2025-03-08

  2月24日,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,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表示,下一步将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,逐步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,在策略上,坚持远近结合;在对象上,坚持突出重点;在措施上,坚持科学精准。

  2月24日,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,主题是“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”,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、宣传教育司司长主持,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介绍情况并回答问题。

  中国青年报记者: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要求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请李司长介绍一下在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中,协同降碳取得了哪些成效?怎么进一步与降碳打好配合?谢谢。

  李天威:谢谢你的提问。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呈现显著的同根同源性,降碳和减污核心都是解决高碳的能源结构、高能耗的产业体系和高排放的交通运输结构问题。近年来,我们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和“双碳”目标要求,将污染防治攻坚的标志性战役任务措施和降碳措施一体谋划、一体推进,协同减排。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发力:

  一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。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并举,推动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,重点削减非电用煤。推动燃煤锅炉、工业窑炉清洁能源替代或者是关停整合,全国燃煤锅炉从2013年的将近50万台下降到目前的不到10万台,累计完成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改造4100万户左右,减少散煤使用8000万吨左右。

  二是促进产业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。坚决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,推动淘汰落后和低效产能;高质量开展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,累计完成8.93亿吨粗钢产能的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或重点工程改造,协同减少二氧化碳4000万吨以上。

  三是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。我国铁路货运量实现“八连增”;车辆结构也在持续优化,2024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286.6万辆,占整个汽车销售量的40.9%;特别是,以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超低排放改造为切入点,不断创造应用场景,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售量达到了8.2万辆,占重卡销售总量的13.6%,这个比例还是相当大。

  下一步,我们将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,逐步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,我想是三个方面:

  一是在策略上,坚持远近结合。2025年按照“十四五”规划和行动目标计划的要求,把定下来的事做妥当,保质保量地完成重点任务,实现高质量收官。同时,对照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任务,把未来的事想清楚,科学谋划“十五五”,深化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。

  二是在对象上,坚持突出重点。聚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,强化碳污协同管控,聚焦火电、钢铁、水泥、焦化等重点行业及大宗货物运输这些重点领域的协同减排。

  三是在措施上,坚持科学精准。更看重源头减排,更看重以结构优化调整为引领,快速推进产业、能源、交通的三大结构转型;更看重科学治理,根据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融合清单,聚焦协同性好的关键环节,谋划一批标志性的减排项目;更看重系统治理,强化重点行业大气治理的绩效分级管理,推动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的降碳减污协同控制技术。

  京能赤峰能源#1、#2机组脱硫、除尘系统超低排放改造EPC总承包项目招标

  京能(赤峰)能源发展有限公司#1、#2机组脱硫、除尘系统超低排放改造EPC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发布。脱硫、除尘超低改造后当脱硫系统入口SO2设计值为6000mg/Nm3(标干,6%氧),入口粉尘浓度设计值为35mg/ Nm3(标干,6%氧)时,吸收塔出口SO2浓度不大于35mg/Nm3(标干,6%氧),粉尘浓度不大于10mg/Nm3(标干,6%氧)。

  2月24日,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,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:2025年探索“季会商、月调度、对口帮扶、综合施策、闭环管理”工作机制,全力完成“十四五”空气质量目标;快速推进清洁取暖、超低排放改造、VOCs污染治理、移动源防治等各项重点任务,全方面推进产业、能源、交通三大结构、绿色低碳转型;持续深化秋冬季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应对分阶段差异化管控......

  凡本站注明“来源:环保在线”的全部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环保在线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
  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环保在线)的作品,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别的媒体、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稿件来源:环保在线”,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。

  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:联系方式;邮箱:


客户服务

电话:0739-522-5598

手机:186-0739-7870

  乐鱼官网app登录入口